高手在民间——胡同里的科技达人
初夏午后,阳光撒遍每处角落。杨柳青青,胡同里寂静幽深。漫步其中,看着青砖青瓦,总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,这是远离喧嚣吵闹的都市的世外桃源。一抬头,“苏萝卜胡同”五个红底白字映入眼帘。今天,我们来拜访民间高手——张守厚。
张老今年74岁,虽已年过七旬,看上去却更像是知天命的年纪,用他自己的话说永葆青春的秘诀就是:心态好、乐观瞧、动手又动脑。

善良的护花使者
进入院儿里,我们被满院的花草树木所吸引。张老一生喜欢花草,他为我们一一介绍:“这棵丁香树比我小点儿,60岁了,不过按照树龄来说,她还正年轻呐!现在长得是枝叶繁茂;这棵枣树呀,有百年的历史了。这树上结的枣叫做葫芦枣,皮厚、不适合生吃,蒸食极甜,因为遭了病虫害,现在呀,在打吊瓶。”张老一边说一边心疼地抚摸着树干,好像在安慰自己的孩子一样。另外还有一小丛竹子、大大小小各种盆栽几十株遍布院落,花开正盛、五颜六色,将小院儿装饰得生机盎然。


张老说:“我现在住的是爷爷留下来的私房,当初老平房有400多平米,院儿大、宽敞。我们一共哥五个,有两个在国外早已经断了联系。后来呀,我把正房改成二层。其他的房间因为继承问题没能得到政府翻盖批准。”
智慧的设计大师
张老打小就喜欢动手动脑,年轻时他做过工程师、设计师,研发过不少实用物品。他最得意的是自创的节水装置,将其安装在房顶太阳能热水器边上,能自动收集洗衣机排出的废水,再利用水泵加压打到水塔里,经过过滤处理加以净化,再链接到卫生间用来冲洗坐便池。张老用智慧发明践行着“节约用水 人人有责”的理念。


退休后,张老更是将自己的智慧发挥到极致。
在正房二层,我们看到一个长约3米、宽1米的沙盘,树木、假山、路灯、草坪、隧道、红绿灯、别墅、停车场等凡所应有无所不有。火车轨道蜿蜒曲折,穿越其中,一辆多节火车正安静的在轨道上休息,好似马上就要开动前往下一目的地。张老说:“火车在国内无法买到,都是从德国和日本买进。除了火车之外的所有设施均为自己亲手制作并安装,包括火车内的灯、装饰、沙盘面、轨道、假山、操作盘以及所有的电路、电子配件。”坐在操控台边的张老就像是一位真正的列车驾驶员,正在全情投入的控制着列车稳步前行。有些幼儿园还邀请老人将作品带入园中为孩子们讲解、展示。


正房二层的东屋里装满了各种飞机模型,切割机等所有的制作装备一应齐全,机翼经张老改装后更宽大、更威武,他还经常与飞机模型爱好者切磋技艺。

还有自己亲手切割、打磨、抛光的紫檀手串,一件件拿出来如数家珍。

爱因斯坦说过: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正是在兴趣的指引下,张老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、严谨专注。张老不仅自娱自乐,而且经常帮助周边邻居修理家电,有时配件还自带。张老就是这样一个有爱心的设计师。
严谨的刑侦专家
张老履历丰富,在公安局工作过的经历更让他富有传奇色彩。2007年张老新买的车在第二天后保险杠就被人为破坏,为了搜集证据、保护财产安全,他在屋内、院门口一共加装8个摄像头。从安装之日至今,共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两起盗窃案,另有一起安装礼花弹威胁人的案件。在摄像头的保护下,苏萝卜胡同的治安状况逐渐改善,胡同又恢复了往日和平安宁的生活,居民又可以安居乐业,即使夜不闭户也可高枕无忧。可以说,张老安装的摄像头已然成为了邻里们的保护伞。 更高级的是,摄像头与手机连接,只要有网络,可随时观看家中的监控状况,外出办事或游玩均可高枕无忧。张老的手机不仅与摄像头相连,更能利用手机控制为花草浇水,主人不在家,依然可以照顾心爱的花花草草。 张老不仅是个发明家更是个热心肠。退休后,他坚持为社区志愿服务。他常说:“社会工作总有退休的时候,但是为邻里服务的心永不退休!” 年过古稀本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,但在苏萝卜胡同,居民们几乎每天都会看到他那忙碌而又熟悉的身影。胡同里无论发生什么矛盾纠纷及隐患,张老会在第一时间知晓,调解起来不仅速度快,而且能够获得双方当事人的共同认可。 这么一位心态年轻、喜欢发明、做事严谨、助人为乐的乐观老人,让我们由衷敬佩。